查看原文
其他

IMI锐评|深度解读“碳减排支持”——央行最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11月8日,央行宣布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碳减排支持工具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提供碳减排贷款,贷款利率应与同期限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致持平,人民银行按贷款本金的60%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为保障碳减排支持工具的精准性和直达性,人民银行要求金融机构公开披露发放碳减排贷款的情况以及贷款带动的碳减排数量等信息,并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对这些信息进行核实验证,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碳减排支持工具的“结构性”如何理解?应如何解读碳减排支持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如何与绿色信贷相配合?碳减排支持工具作用传导机制是什么?对市场的影响如何?目前正式文件尚未出台,碳减排支持工具如何尽快落地?央行此举对金融机构绿贷信息披露提出要求,有关领域标准如何制定?就上述问题,本文特将部分业内专家及IMI成员观点整理如下:

以下为文章全文:

 1

碳减排支持工具作为结构性货币工具,其结构性如何理解?

IMI学术委员、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指出,传统上,人们普遍认为货币政策属于总量调控政策,而非结构调控政策,强调央行独立性和货币政策中性(以维护物价或币值稳定作为核心目标),强调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基本属性以及货币政策的整体性、统一性,以此支持和维持社会公平。但在信用货币时代,信用货币不再是投放机构本身的信用(或负债),而是国家将货币投放或管理的职责赋予了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及货币政策也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或目标的实现,货币政策成为国家宏观调控最重要的两大政策工具之一。这样,央行独立性和货币政策中性势必受到削弱,但其调控作用发挥,特别是结构性差别化调控功能却可能充分增强。在货币政策工具中,除统一的无差别的整体性政策工具外,定向性差异化的结构性政策工具的使用,既有定向调节基础货币投放与金融机构流动性的功能,又有定向调节利率水平以及央行向部分金融机构,并通过金融机构向特定社会领域融资让利的功能,从而实现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使货币政策更能体现国家战略意图。本次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推出,在原有的差别式存款准备金率(包括定向提准或降准)、定向发行或回笼央行票据、专项或定向优惠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基础上,又有创新和突破,进一步丰富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内容,也将进一步增强此类货币政策工具的实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和地位。

 2

如何解读碳减排支持工具?

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认为,虽然碳减排支持工具有1.75%的低利率,但这是一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只针对特定领域,并不是一种全面的降息行为。碳减排支持工具利率较低,主要是为了鼓励商业银行支持碳减排,并且有严格的监管。王永利表示,碳减排支持工具充分体现国家战略要求,其推出就是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绿色可持续高质量新发展要求,以及“3060”碳达峰碳中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货币政策具体举措,将引导金融资源更多地流向碳减排重点支持领域。同时,“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更有利于保证政策实施效果。在明确碳减排支持贷款发放条件(包括利率水平)后,由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先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企业提供碳减排贷款,然后才能向央行申请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这就能够使央行货币政策意图和优惠措施得到充分落实,避免通过央行降准或购买资产等其他方式向金融机构释放流动性,但金融机构却可能并未按央行政策意图和优惠条件向特定领域扩大信贷投放,容易造成央行投放的基础货币滞留在金融领域“空转”,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和效果的问题。这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广泛使用,可能成为央行投放基础货币新的重要渠道。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委会副秘书长梅德文则认为,碳减排核算和披露是此次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最大亮点。要支持“双碳”目标,需要百万亿级的投资。要使这些投融资活动最终能如期落实“双碳”目标,需要金融机构算两本账,一是算每笔业务能产生多少利润、有多大风险,二是逐步开始多算一本“碳账”,算清楚投融资活动能产生多少碳减排、多少碳排放。因此,此次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是监管部门引导金融机构开始逐步算“碳账”的里程碑。

 3

碳减排支持工具如何与绿色信贷相配合?

亚洲金融合作协会创始秘书长、中国银行业协会原专职副会长杨再平指出,按目前接近4% LPR年利率匡算,碳减排支持工具有2个多百分点的利差,其政策激励与导向动能足以驱使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提供碳减排贷款,从而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

 4

碳减排支持工具的作用传导机制是什么?对市场影响如何?

王永利也表示,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挥出定向降息的功效。这一政策工具体现出央行通过对金融机构让利进而降低重点支持领域企业贷款成本的路径:按照目前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规则,金融机构需按与同期限档次的LPR大致持平的贷款利率向重点支持领域企业发放贷款,然后才能得到央行按贷款本金60%和年利率1.75%提供的资金支持(这一利率比央行支农支小专项再贷款的利率还低,是因为央行要求的碳减排贷款利率也比支农支小贷款利率优惠)。目前,1年期LPR为3.85%,比企业一般贷款利率有很大幅度的优惠,甚至比支农支小优惠贷款利率还低,体现出国家对碳减排的特殊优惠政策支持。因为央行可以给予贷款本金60%的部分按1.75%的年利率提供资金支持,大约相当于给贷款机构提供1.26个百分点[(3.85-1.75)x60%]的贴息,再考虑到1年期LPR与中期借贷便利(MLF)年利率(目前为2.95%)一般存在0.9个百分点的利差,贷款机构可获得2.16个百分点左右的总体利差,基本上可以保证贷款机构的合理利差水平,保证其利益不受大的影响。IMI 特约研究员、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剑认为,此前市场就预期将推出GMLF工具支持绿色信贷投放,此次央行创设的碳减排支持工具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与再贷款工具相似,进一步明确了结构性宽信用的政策意图,与之前的判断一致,降准的预期回落。预计短期对信用拉动效果有限,长期来看有助于稳信用稳经济,且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碳减排对信用拉动的效果核心因素是符合要求的项目有多少,不在于资金成本的高低和央行的额度。虽然央行提供了低资金成本,但由于前期对项目要求比较高,要求重点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三大领域且初期项目“小而精”,因此预计短期符合要求的项目不多。此外,碳减排已成为未来明确的经济主线,商业银行也将其作为重要投资项目,预计未来该领域投资规模有望持续实现高增。但由于该方式投放的基础货币用途有明确的规定,货币派生能力相对较弱。对银行而言,此次推出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对银行业绩影响微乎其微,预计今年年底到明年二季度银行板块有一轮估值修复行情,核心逻辑是信用边际改善下悲观经济预期有望回暖,维持行业“超配”评级。但也应关注,央行货币政策大幅收紧将影响宏观经济复苏,若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可能从多方面影响银行业,比如经济下行时期货币政策宽松对净息差的负面影响、企业偿债能力超预期下降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等。

 5

目前正式文件尚未出台,碳减排支持工具如何尽快落地?

王永利表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更具精准性、直达性、便捷性,但也因此具有宏观调控行动加速器和效果(包括正向和负向效果)放大器的功能,其广泛应用,还必须保证国家战略与宏观调控的准确性,不能发生方向性错误,并要放在货币政策大框架和总体效果中进行总量控制、统筹把握,坚持宏观政策稳中求进,避免大起大落。如果央行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释放出很大规模的流动性,那么,通过其他渠道释放的流动性就有必要适当控制,保持流动性总体上的合理充裕,而不能当成推动“结构性宽松货币政策”随意实施。梅德文特别指出,在支持碳减排金融资源的“盘子”内部来看,金融机构从利润和风险角度考虑,可能会侧重优先支持利润较高、风险较低的项目,而不是碳减排效益(也就是碳减排正外部性)较强但利润较低的项目。这一点从长期来看,可能会随着高碳资产估值回调、现金流流入减少、风险提升得到扭转,但短期内可能仍是问题。因此,建议在实施细则中,明确更加完善的贷款碳减排核算标准,进一步考虑引入将碳减排绩效与人民银行政策优惠力度挂钩的机制设计,解决上述外部性问题。同时,需要注意到此次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范围可能与CCER项目范围存在一定重叠,可能会出现同一个项目重复享受低成本融资和碳交易激励两重优惠的情况。

 6

央行此举对金融机构绿贷信息披露提出要求,有关领域标准如何制定?

杨再平认为,要达成政策愿景,贷款资金精准直达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是关键,需要有相应的绿色或碳减排技术标准及其认证体系。人民银行要求金融机构公开披露发放碳减排贷款的情况以及贷款带动的碳减排数量等信息,并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对这些信息进行核实验证,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但在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绿色或碳减排技术标准尚未细化健全的情况下,第三方专业机构何以核实认证?国际国内相关绿色或碳减排实践经验表明,可度量、可核查、可评估、可定价、可交易从而可激励的绿色或碳减排技术标准及其认证体系,是绿色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相关绿色或碳减排技术标准的细化健全涉及各行各业多种多样细节,纷繁复杂,是一项浩繁的系统工程,也涉及海量技术活。我国在这方面刚刚起步,须加速细化健全,首先是满足国内绿色发展的需要,其次还要争取必要的国际话语与主动权。

观点整理  赵秦艺

编辑  张紫祥

责编  李锦璇、蒋旭

监制  刘红伟、崔甜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刘元春:以加入CPTPP为契机,实现我国开放和改革间的良性互动
鄂志寰:国际银行业的顺周期性及在疫情冲击下的业绩表现与应对——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69期干货
观点集锦|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机遇——第168期大金融思想沙龙
IMI工作论文|FDI、制度质量与“一带一路”金融发展:一项实证研究
海外之声丨回到未来——货币政策面临的智力挑战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2019年,入选智库头条号指数(前50名),成为第一象限28家智库之一。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010-62516755 

imi@ruc.edu.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